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Day21: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、反射、对象的内置方法
阅读量:465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09

本文共 606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0 分钟。

一、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过程

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包括下面几个部:

1.面向对象分析(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,OOA)

    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分析阶段,要求分析员和用户结合在一起,对用户的需求做出精确的分析和明确的表述,从大的方面解析软件系统应该做什么,而不是怎么去做。面向对象的分析要按照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方法,在对任务的分析中,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,贵南出有关的对象(对象的‘特征’和‘技能’)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,并将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用一个类class来标识。

    建立一个能反映这是工作情况的需求模型,此时的模型是粗略的。

2 面向对象设计(object oriented design,OOD)

    根据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形成的需求模型,对每一部分分别进行具体的设计。

    首先是类的设计,类的设计可能包含多个层次(利用继承与派生机制)。然后以这些类为基础提出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,包括对算法的设计。

    在设计阶段并不牵涉任何一门具体的计算机语言,而是用一种更通用的描述工具(如伪代码或流程图)来描述。

3 面向对象编程(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,OOP)

    根据面向对象设计的结果,选择一种计算机语言把它写成程序,可以是python。

4 面向对象测试(object oriented test,OOT)

    在写好程序后交给用户使用前,必须对程序进行严格的测试,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修正它。

    面向对的测试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测试,以类作为测试的基本单元。

5 面向对象维护(object oriendted soft maintenance,OOSM)

    正如对任何产品都需要进行售后服务和维护一样,软件在使用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,或者软件商想改进软件的性能,这就需要修改程序。

    由于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程序,使用程序的维护比较容易。

    因为对象的封装性,修改一个对象对其他的对象影响很小,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维护程序,大大提高了软件维护的效率,可扩展性高。

   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,最早发展的肯定是面向对象编程(OOP),那时OOA和OOD都还没有发展起来,因此程序设计者为了写出面向对象的程序,还必须深入到分析和设计领域,尤其是设计领域,那时的OOP实际上包含了现在的OOD和OOP两个阶段,这对程序设计者要求比较高,许多人感到很难掌握。

    现在设计一个大的软件,是严格按照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5个阶段进行的,这个5个阶段的工作不是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,而是由不同的人分别完成,这样OOP阶段的任务就比较简单了。程序编写者只需要根据OOd提出的思路,用面向对象语言编写出程序既可。

    在一个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,OOP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。

    对于全栈开发的你来说,这五个阶段都有了,对于简单的问题,不必严格按照这个5个阶段进行,往往由程序设计者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,包括类的设计和程序的设计。

二、反射

1、什么是反射

反射的概念是由Smith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,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、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(自省)。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引发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关于应用反射性的研究。它首先被程序语言的设计领域所采用,并在Lisp和面向对象方面取得了成绩。

2、python面向对象中的反射

Python面向对象中的反射:通过字符串的形式操作对象相关的属性。python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对象(都可以使用反射)。

四个可以实现自省的函数

下列方法适用于类和对象(一切皆对象,类本身也是一个对象)

class Teacher:    school = 'oldboy'    def __init__(self,name,age):        self.name = name        self.age = age    def teach(self):        print('%s i teaching'%self.name)'''定义一个老师的类有3个数据属性,1个函数属性'''

hasattr(object,name)  判断object中有没有一个name字符串对应的方法或属性。

print(hasattr(Teacher,'school'))    #判断Teacher中是否有schoolprint(hasattr(Teacher,'teach'))    #判断Teacher中是否有teach'''TrueTrue'''

getattr(object, name, default=None)  从object中取一个name字符串对应的方法或属性,没有返回default

print(getattr(Teacher,'school',-1))print(getattr(Teacher,'teach',-1))print(getattr(Teacher,'student',-1))'''oldboy
-1'''

setattr(x, y, v)  将对象x中的字符串为y的属性设置为v   setattr(x, 'y', v) is equivalent to “x.y=v”'

print(getattr(Teacher,'school',-1))setattr(Teacher,'school',123)print(Teacher.school)'''oldboy'''

delattr(x, y)  将对象x中的字符串为y的属性删除   delattr(x, 'y') is equivalent to “del x.y”

print(getattr(Teacher,'school',-1))delattr(Teacher,'school')print(hasattr(Teacher,'school'))'''oldboyFalse'''

反射当前模块成员

import sysdef s1():    print ('s1')def s2():    print ('s2')this_module = sys.modules[__name__]print(hasattr(this_module, 's1'))print(getattr(this_module, 's2'))'''True
'''

3、为什么用反射之反射的好处

好处一:实现可插拔机制

有俩程序员,一个lili,一个是egon,lili在写程序的时候需要用到egon所写的类,但是egon去跟女朋友度蜜月去了,还没有完成他写的类,lili想到了反射,使用了反射机制lili可以继续完成自己的代码,等egon度蜜月回来后再继续完成类的定义并且去实现lili想要的功能。

总之反射的好处就是,可以事先定义好接口,接口只有在被完成后才会真正执行,这实现了即插即用,这其实是一种‘后期绑定’,什么意思?即你可以事先把主要的逻辑写好(只定义接口),然后后期再去实现接口的功能。

好处二:动态导入模块(基于反射当前模块成员)

3、 __setattr__,__delattr__,__getattr__

class Foo:    x=1    def __init__(self,y):        self.y=y    def __getattr__(self, item):        print('----> from getattr:你找的属性不存在')    def __setattr__(self, key, value):        print('----> from setattr')        # self.key=value #这就无限递归了,你好好想想        # self.__dict__[key]=value #应该使用它    def __delattr__(self, item):        print('----> from delattr')        # del self.item #无限递归了        self.__dict__.pop(item)#__setattr__添加/修改属性会触发它的执行f1=Foo(10)print(f1.__dict__) # 因为你重写了__setattr__,凡是赋值操作都会触发它的运行,你啥都没写,就是根本没赋值,除非你直接操作属性字典,否则永远无法赋值f1.z=3print(f1.__dict__)#__delattr__删除属性的时候会触发f1.__dict__['a']=3#我们可以直接修改属性字典,来完成添加/修改属性的操作del f1.aprint(f1.__dict__)#__getattr__只有在使用点调用属性且属性不存在的时候才会触发f1.xxxxxx

4、__setitem__,__getitem,__delitem__

class Foo:    def __init__(self,name):        self.name=name    def __getitem__(self, item):        print(self.__dict__[item])    def __setitem__(self, key, value):        self.__dict__[key]=value    def __delitem__(self, key):        print('del obj[key]时,我执行')        self.__dict__.pop(key)    def __delattr__(self, item):        print('del obj.key时,我执行')        self.__dict__.pop(item)f1=Foo('sb')f1['age']=18f1['age1']=19del f1.age1del f1['age']f1['name']='alex'print(f1.__dict__)

5、__str__,__repr__,__format__

#_*_coding:utf-8_*_format_dict={    'nat':'{obj.name}-{obj.addr}-{obj.type}',#学校名-学校地址-学校类型    'tna':'{obj.type}:{obj.name}:{obj.addr}',#学校类型:学校名:学校地址    'tan':'{obj.type}/{obj.addr}/{obj.name}',#学校类型/学校地址/学校名}class School:    def __init__(self,name,addr,type):        self.name=name        self.addr=addr        self.type=type    def __repr__(self):        return 'School(%s,%s)' %(self.name,self.addr)    def __str__(self):        return '(%s,%s)' %(self.name,self.addr)    def __format__(self, format_spec):        # if format_spec        if not format_spec or format_spec not in format_dict:            format_spec='nat'        fmt=format_dict[format_spec]        return fmt.format(obj=self)s1=School('oldboy1','北京','私立')print('from repr: ',repr(s1))print('from str: ',str(s1))print(s1)'''str函数或者print函数--->obj.__str__()repr或者交互式解释器--->obj.__repr__()如果__str__没有被定义,那么就会使用__repr__来代替输出注意:这俩方法的返回值必须是字符串,否则抛出异常'''print(format(s1,'nat'))print(format(s1,'tna'))print(format(s1,'tan'))print(format(s1,'asfdasdffd'))'''from repr: School(oldboy1,北京)from str: (oldboy1,北京)(oldboy1,北京)oldboy1-北京-私立私立:oldboy1:北京私立/北京/oldboy1oldboy1-北京-私立'''

6、__module__和__class__

 __module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在那个模块

 __class__    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的类是什么

#!/usr/bin/env python# -*- coding:utf-8 -*-class C:    def __init__(self):        self.name = ‘SB'lib/aa.py
lib/aa.py
from lib.aa import Cobj = C()print obj.__module__     # 输出 lib.aa,即:输出模块print obj.__class__      # 输出 lib.aa.C,即:输出类

7、__del__

析构方法,当对象在内存中被释放时,自动触发执行。

注:此方法一般无须定义,因为Python是一门高级语言,程序员在使用时无需关心内存的分配和释放,因为此工作都是交给Python解释器来执行,所以,析构函数的调用是由解释器在进行垃圾回收时自动触发执行的。

class Foo:    def __del__(self):        print('执行我啦')f1=Foo()del f1print('------->')#输出结果执行我啦------->
class Foo:    def __del__(self):        print('执行我啦')f1=Foo()# del f1print('------->')#输出结果------->执行我啦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Vee-Wang/p/7133183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卷积的意义【转】
查看>>
android图形系统详解五:Android绘制模式
查看>>
[剑指offer] 23. 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序列
查看>>
canvas绘画交叉波浪
查看>>
Linux 内核分析
查看>>
试一下:XP ( SP2 ) 本身就支持查杀流氓软件!
查看>>
centos6(7) minimal 基本环境配置
查看>>
maven 构建可执行jar文件
查看>>
P2837晚餐队列安排
查看>>
DP专题
查看>>
UVa 1402 Runtime Error 伸展树
查看>>
笔记本安装SSD固态硬盘详细的优化设置
查看>>
批处理语法介绍
查看>>
FFmpeg 基础库(三)模块组成
查看>>
Linq 查询 与方法调用
查看>>
iOS开源项目(旧)
查看>>
winform的datagridview控件滚动更新数据
查看>>
java中Object类 源代码详解
查看>>
开源控Meteor的个人资料
查看>>
kafka在zookeeper中的存储结构
查看>>